股市中的杠杆 3月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权威专家:下阶段增长仍有支撑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21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股市中的杠杆 3月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权威专家:下阶段增长仍有支撑

  4月13日股市中的杠杆,央行发布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.18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2.37万亿元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.7万亿元,同比多增5862亿元。3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26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7%,增速基本稳定,金融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稳固的支持力度。

  “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,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。”权威专家指出,3月经济仍延续回升向好态势,信贷需求有所回升,推动贷款增长好于预期,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增多等因素,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有上行,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。

  3月经济仍延续回升向好态势

  央行数据显示,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.78万亿元,其中,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.64万亿元。

  业内专家分析,在金融体系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,企业、居民等资金需求端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,共同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。

  “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因素影响后贷款增速更高。”业内专家分析,3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达7.4%,这一增速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,但还未考虑地方债务置换因素的影响。

  去年以来,随着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加快发行,融资平台等主体用发债资金归还银行贷款,地方债券置换贷款的情况增多。

  数据显示,去年四季度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过2万亿元,今年一季度又发行超过1.3万亿元,市场调研初步估算,对应置换的贷款约有1.6万亿元,还原后人民币贷款增速超过8%,贷款支持力度实际上比统计数据还要更高。

  “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不会受到专项债券置换贷款的影响,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当前的金融支持力度。”权威人士表示,目前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已在8%以上,呈稳步走高态势。贷款增速还原专项债券置换因素后,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会大体接近。

  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,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

  从3月份信贷结构来看,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是3月贷款的重要支撑因素。

  数据显示,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都有提升,其中制造业PMI达50.5%,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。同时,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加速落地,百亿级以上的大项目增多。这些积极因素反映到信贷市场,体现为有效融资需求的回暖。

  有全国性银行反映,该行西部地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明显加快,贷款需求相应走高,年初以来累计向当地重点项目发放的贷款同比增长67%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,主要与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迎来“小阳春”有关。

  市场机构数据显示,3月不少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活跃度都明显提升,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整体同比增长20%以上,成交回暖带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增多。有国有大行东部地区分行反映,3月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大体翻了一番,提前还款的情况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后也有较大缓解。

  此外股市中的杠杆,消费贷款增势向好也对近期贷款增长有支撑作用。

  近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很多大力提振消费的措施,政策效果也在显现,消费者更有意愿增加高品质消费。金融系统积极助力提振消费,银行在保证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,加大了消费贷款投放力度,并通过丰富金融产品、提供便捷服务等,更好满足了居民消费信贷需求。

  权威专家表示,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有效消费需求的力度不断加大,银行也要维持合理有序竞争秩序,防范难以覆盖经营成本的低价竞争,通过下沉服务、挖掘客户、做大蛋糕,保持理性定价,促进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。

  “发展消费金融根本上是要扩大有效消费需求,拓展消费场景,确保消费贷款真正用于支持消费,实现金融支持消费的政策意图。”上述权威专家表示。

  

  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加快,政府债券发行提速

  数据显示,3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.89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约9000亿元。

  权威专家分析,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是贷款和政府债券,今年3月除了贷款外,政府债券增长较快,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。3月政府债券新增近1.5万亿元,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。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维持较快发行节奏,短期看融资平台债务置换归还银行贷款,可能会影响信贷总量,但长期看有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,推动融资平台完成市场化转型,腾挪出更多地方财力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财政部还公布将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。

  权威专家表示,为国有大行补资本,能够增厚银行安全垫,更好满足国际监管要求,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,预计未来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。

  宏观政策靠前发力、预期趋稳,下阶段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

  在权威专家看来,近期信贷需求回升主要与宏观政策靠前发力、预期趋稳有关。

  “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,今年以来金融总量数据进一步好转,实体经济需求回暖是根本。”上述权威专家表示,去年一系列宏观政策发力,有效扭转社会预期,行业环境出现改善,企业等经济主体投资意愿也有回升。

  宏观政策协同效应也明显增大。除了货币政策明确适度宽松外,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尤其是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,政府债券发行和财政支出节奏明显加快,多地重大项目也在加速落地,这些最终都体现为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需求,带动信贷加快增长。

  权威专家按目前财政支出数据测算,1-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15.2%,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水平。

  “下阶段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。”权威专家预计,4月是传统的信贷“小月”,叠加当前外部冲击加剧的影响,部分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回落。

  此外,市场人士亦普遍认为,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,各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,助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,金融部门也在多方施策稳固金融支持力度,支持挖掘国内有效需求,促进金融总量合理增长。



Powered by 股票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正规网上炒股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