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配资是什么意思? 冲刺万亿城商行,重庆银行后劲不足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1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期货配资是什么意思? 冲刺万亿城商行,重庆银行后劲不足

作者 | 陈不白期货配资是什么意思?

编辑 | 苏淮

资产规模接近万亿大关,重庆银行却有点后劲不足了。

近日重庆银行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,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6.79亿元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.17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3.54%、3.8%。2023年末、2024年末,重庆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达到7598.84亿元、8566.42亿元,离万亿规模仍有超过1/10的进度条待完成。

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,重庆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杨秀明强调,2025年是决胜“十四五”、谋篇“十五五”的关键之年,是重庆银行稳健发展、奋进“万亿”新征程的关键一年。

然而,源媒汇发现,虽然2024年重庆银行主要业绩指标表现不错,看起来为2025年开了个好头,但在资产规模扩容的同时,流动性风险加剧、业务结构失衡等隐忧正在浮现。

图片

流动性风险显现

在2024年的业绩说明会上,重庆银行行长高嵩表示,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重庆银行要在存贷款方面实现量的稳中有升和质的稳中向优。不过,重庆银行好像并未做到这一点。

2021年至2024年,重庆银行吸收存款总额分别为3386.95亿元、3825.95亿元、4148.13亿元、4741.17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7.69%、12.96%、8.42%、14.30%。同期重庆银行的贷款总额分别为3180.62亿元、3525.73亿元、3.929.35亿元、4406.16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12.30%、10.85%、11.45%、12.13%,有两年贷款增速大幅滞后于存款增速。

图片

据中国债市相关分析,如果中小银行存款增长乏力,存款增速持续低于贷款增速,银行不及时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,将产生较大的流动性风险。

而重庆银行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,已经应证了这一点。2024年,重庆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207.47亿元,上年度为净流入44.49亿元。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145.00亿元,净流出额同比减少64.77亿元。

图片

重庆银行解释称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,主要是由于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增加;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,主要是由于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。

虽然重庆银行未提及存款增速问题,但不稳定的存款增速,已经影响到存款之外的其他负债业务。

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指出,中小型银行在存款增长困难的情况下,要优先发展贷款,那么资产端的其他资产可能会继续压缩,尤其是同业资产。

这一点也得到了证明。2023年末、2024年末,重庆银行的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分别为87.74亿元、12.35亿元,同比减少85.92%,相当于同业业务压降了接近九成的份额。

图片

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

图片

高成本存款狂飙

在资产规模即将迈入万亿行列的关键时刻,重庆银行的营收虽然实现由2023年的负增长转为2024年的正增长,但是业绩结构并不均衡。从2023年到2024年,重庆银行的收息收入持续负增长。收息收入作为重庆银行的主业,大幅下滑,对其未来的业绩影响不容小觑。

数据显示,2021年至2024年,重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15.97亿元、108.08亿元、104.47亿元、101.76亿元,持续下滑。

拆解重庆银行的生息资产、计息负债构成,2024年其利息净收入下滑,主要是因为利息支出方面,在银行业净息差大幅收窄的大背景下,重庆银行的存款付息率却仍处于高位,存款规模的大幅增加,并未给重庆银行带来预期的收益。

从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和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的角度看,则更清楚。2024年重庆银行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4.39%较上年收窄35bp,而客户存款成本率2.59%较上年收窄20bp,虽然都是收窄但还是相差15个bp,说明靠客户存贷款赚钱越来越难了。

源媒汇对比了几家已经发布2024年最新数据的上市银行客户存款情况,发现除了重庆银行和宜宾银行,其他银行在2024年的存款利息支出都是下降的。当下,重庆银行和宜宾银行的存款付息成本都比较高,两家银行的客户存款规模还都在狂飙,有种“纯走量”的感觉。

图片

具体到重庆银行,从2021年末到2024年末,净息差分别为1.52%、1.48%、1.38%、1.35%,长期低于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。过快扩大存款规模,对盈利能力、资产质量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图片

2024年,重庆银行计提减值损失31.92亿元,其中由客户贷款和垫款造成的减值损失达到35.71亿元(部分业务减值损失为负值),同比增长16.09%,是多项资产负债中唯一仍在增长的负债。

图片

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

在2022年年报中,重庆银行更是直接指出,营收出现负增长是因为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。

图片

资产结构严重失衡

除了负债端,在资产端,重庆银行的资产结构也相当脆弱。2024年重庆银行的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406.16亿元,同比上年增长12.13%。

重庆银行解释称,主要由于报告期内集团积极贯彻重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,加快重点行业和产业的信贷投放。

其中,在对公方面,2024年末重庆银行实现3130.03亿元公司贷款总额,占贷款和垫款比重为71.42%,同比上年增长25%。零售贷款则以2.81%的规模涨幅拖了后腿。

而重庆银行零售贷款拖后腿并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。2021年末重庆银行的零售贷款总额为1018.49亿元,破了千亿大关;但是之后几年重庆银行的零售贷款规模开始“开倒车”,2022年末至2024年末的数据分别为945.28亿元、949.50亿元、976.18亿元;2024年末,零售贷款在重庆银行贷款及垫款中的占比也只有22%左右,3年时间下滑了10个百分点。

拆解重庆银行的零售业务,在整个行业都在大力压降个人按揭贷款的大背景下,这几年重庆银行试图在信用卡和经营贷上做出增量。但是行业大幅下行,信用卡和经营贷业务的不良率飙升,2021年末重庆银行的信用卡和经营贷业务不良率分别只有2.23%、0.79%,3年之后,两者的不良率已经达到5.70%、3.04%,都翻了几倍。信用卡业务和经营贷指望不上了,如今只剩狂飙的消费贷款业务在勉力支撑重庆银行。

追溯过往,2021年末至2024年末,重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金额分别为201.10亿元、104.90亿元、97.75亿元、147.19亿元,在零售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6.36%、2.99%、2.51%、3.36%,仍未恢复元气。当下消费不振,要靠个人消费贷突围殊为不易。

图片

除了对公业务稳定一点,重庆银行的零售业务失速,中间业务则是“上蹿下跳”的状态。2024年重庆银行的业绩能够实现平稳增长,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中间业务发力。不过其中间业务相当不稳定,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-45.96%,2024年同比增长115.73%。

如此不稳定的业务增长模式,必须要引起重视。

2024年重庆银行中间业务暴涨,主要是依托代理理财业务和支付结算业务。而代理理财业务也并非重庆银行的强项。2024年“后知后觉”的重庆银行才发布自己的财富管理品牌“重银财富”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,涵盖存款、银行理财、代销保险、代销基金等。要知道招商银行在2002年就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财富管理品牌“金葵花理财”,重庆银行的财富管理转型不知道慢了多少拍。

冲刺万亿城商行期货配资是什么意思?,要数量更要质量,重庆银行还要加把劲。



Powered by 股票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正规网上炒股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